【艾默坤】伊班膦酸钠注射液 药理毒理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含氮的双膦酸盐化合物,主要作用于骨组织,能特异性地与骨内羟磷灰石结合,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速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伊班膦酸钠可使已升高的骨转换速率降低至正常水平,并使骨量净增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伊班膦酸钠能通过抑制骨吸收,预防与治疗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如: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骨痛等)。毒理研究:生殖毒性,在交配前14天,连续静脉给予雌性大鼠伊班膦酸钠1.2mg/kg/d(根据累积药时曲线下面积,相当于人体静脉推荐剂量3mg/3月的117倍),其生育力降低、黄体数和着床减少,着床前丢失增加。交配前28天,静脉连续给予雄性大鼠伊班膦酸钠,当剂量≥0.3mg/kg/d时(根据累积药时曲线下面积,超过人体静脉推荐剂量3mg/3月的40倍),可观察到精子数减少、形态发生改变。致癌作用:伊班膦酸钠以3、7或15mg/kg/d剂量给Wistar大鼠灌胃(雄雌剂量分别相当于人体静脉剂量3mg/3月的3倍和1倍),未发现药物相关性肿瘤发生。以5、20或40mg/kg/d剂量灌胃NMRI小鼠(雄雌剂量分别相当于人体静脉剂量3mg/3月的96倍和14倍),也未发现药物相关性肿瘤发生。以5、20、80mg/kg/d剂量加入NMRI小鼠饮水中,雌性小鼠肾上腺皮质腺瘤/癌的发生率与剂量相关,80mg/kg/d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当于人体静脉剂量3mg/3月的32~51倍)。人类的 相关数据未知。致突变作用:体外鼠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微生物致突变试验、中国仓鼠V79细胞株哺乳类动物致突变试验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致畸变试验结果均未表现出致突变作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显示无破坏染色体的作用。